正文
2017-10-26 10:58:28 来源: 本站
江娜|云南省高院环资庭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近一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他特别强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推进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生态法治思想:一是全面更新环境司法理念;二是加强环境资源审判组织和队伍建设;三是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制度建设;四是大力推进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李成 |云南省高院纪检组
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定位,对19大报告最关注的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还需自身硬;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所有这些内容都和我们的工作息息相关,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入脑入心,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向党的19大顺利召开献礼!
杨雪娅|云南省高院立案二庭
整个报告都让人感受到现在的中国和未来五年的中国民生发展的强劲脉搏,三万字多字的报告中,回顾过去,五年取得的一项项民生成果令人欣喜,展望未来,报告披露的涵盖教育、就业、社保、医疗、文卫、生态环境等诸多民生红利值得期待。
刘昕光|昆明中院民三庭副庭长
听取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报告中提到的,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新的“两步走”战略安排中的第一个阶段,即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印象很深。从法官的角度,我认为应该在审判工作中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解决“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为实现这个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杨越|昆明中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
我有三个感想,一是自豪。十九大是在深化改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全面客观的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取得的非凡成就,身为中国人,我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二是指引。看万水千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美!十九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身为中共党员,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不移,不折不扣执行党中央的决策。
三是鞭策。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认真学习领会报告的精神,并将其结合到自身本质工作中去。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身为环境资源审判一线法官,我会审理好手中的每一起环境资源案件,严惩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犯罪,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司法实践向人民群众交出满意答卷,为新昆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梁英华|西山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十九大报告高瞻远瞩,立意深远,主题突出,内涵丰富,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行动纲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方向。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不忘初衷,不离于心,方得始终。初心是对本职工作的默默坚守,是对群众利益的深深关切,是对共产主义的耿耿忠诚。不忘初心,是党员的终身课题。
我作为一名党员,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十九大精神保持高度一致。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领会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实质和丰富内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
石晶晶|西山法院团支部书记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对“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行了系统阐释。可以预见,党的十九大之后,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将发挥更加基础性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定,但司法体制改革并未完全到位。
一个制度的施行,必然会带来新情况新问题,要用好新的配套制度,解决出现的新问题,让好的制度充分发挥作用,确保放权不放任、有权不任性。是的,更大的成功,还在孕育。法治强国梦,就在不远处……
(供稿: 新闻办)
编辑:谭华